文教頻道
回望興教歷程 重溫校園歲月
“文教開先風”——中山教育特展24日開展,將持續(xù)至11月13日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9-27 來源:中山日報


   市民在參觀展覽。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

中山網訊  9月24日上午,“文教開先風”——中山教育特展于中山市博物館伶仃洋展廳開幕,香山風物系列活動之“教育文化活動月”也同步推出。據(jù)了解,該展覽由市委宣傳部指導、市文化廣電旅游局、市教育體育局、市檔案館、市地方志辦主辦,將持續(xù)開展至11月13日,給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了解中山教育發(fā)展變遷的良好平臺。

據(jù)介紹,“文教開先風”——中山教育特展總共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為《崇儒尚學 文教昌盛》《會通中西 引領新風》《教育強市 跨越發(fā)展》,每一部分內容都由豐富的文字、圖片、實物展品構成。

在《崇儒尚學 文教昌盛》部分,可以看到透明的展覽柜內放有一個色澤均勻的銅面盆。據(jù)卡片注解,該銅面盆為清光緒十二年(1886)進士張丕基進京趕考用的,略顯暗淡的顏色彰顯歷史年代感。據(jù)了解,隨著本地官紳對儒家禮儀教化的大力推廣,明中期以后香山士人開始嶄露頭角,科舉考試屢登金榜,進士張丕基便是其中一員。

跟隨游客步伐繼續(xù)參觀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現(xiàn)場還“藏有”一個“沉浸式”體驗上課的小空間,這里就像一間教室,不僅有大大的黑板,還整齊擺放著幾張小課桌、凳子,令人有重回校園之感。據(jù)現(xiàn)場工作人員介紹,這邊的黑板報每周都會更換,由有關學校師生進行布置。

中山市一中青年教師湯師蘭在觀展過程中頗有感觸,她注意到展覽中有關于中山市一中的內容,感覺到分外親切,“你看,這是我們2011屆學生馮齊緯,他還傳遞過廣州亞運的火炬呢,真了不起?!睖珟熖m興奮地與同伴分享。

中山市博物館副館長余子龍說,中山的教育文化歷史很深厚悠久,“我們希望通過展覽的方式,按照古代、近代、現(xiàn)在的時間脈絡,呈現(xiàn)中山在教育方面的深厚積淀,展現(xiàn)中山教育事業(yè)的巨大成績,給現(xiàn)代中山人在教育、教化方面一點啟迪。”

據(jù)介紹,中山教育特展接受學校研學團報名,預約可組團前來參觀,優(yōu)秀的研學作品還將成為中山教育特展的展出內容。
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鄭沛鋒◆三審:周亞平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(lián)系。
聯(lián)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