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脊柱側彎術后患者的術后康復訓練。 受訪者供圖
進入暑假,各大醫(yī)院的部分科室都會迎來明顯的青少年兒童就診“小高潮”。市中醫(yī)院脊柱科矯形專業(yè)組負責人劉永皚表示,進入暑假以來,脊柱側彎患者的就診量增加不少,較平時增加了近三倍。
■孩子脊柱兩側高低不一致要診治
13歲的小軍(化名)是一名脊柱側彎患者,治療前顯示雙肩不等高,向右側傾斜嚴重,右側上肢與軀干間隙明顯增寬。7月3日開始日間治療及訓練,7月12日治療結束,外觀顯示雙肩基本平衡,雙側上肢與軀干間隙接近,外觀矯正效果明顯。醫(yī)生囑其繼續(xù)居家堅持運動訓練方案,每日20-30分鐘,半年后復診。
一般來說,輕度側凸患兒多無明顯癥狀,那家長如何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呢?劉永皚建議,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兒童青少年的姿勢體態(tài)。門診有一位家長就是平時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左右肩部不對稱后開始留意的,并在一次給孩子換衣服時發(fā)現(xiàn)其可能存在脊柱側彎的。因此,家長們要了解脊柱側彎患兒可能出現(xiàn)的形體姿態(tài)改變,如:高低肩、一側胸廓或腰背部突出或凹陷,兩側臀部不等大,走路步態(tài)左右一深一淺等。由于平時胸腰背常被衣服覆蓋,家長可以通過日常洗澡、換衣服等機會留意孩子們形體有無改變。此外,還有一個簡單的檢測方法:讓孩子彎腰低頭90度鞠躬,檢查一下孩子脊柱兩側是否有高低不一致的情況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這種情況,要盡快到脊柱科進一步診治。
■嚴重的脊柱側彎患者需要手術治療
劉永皚表示,脊柱側彎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,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脊柱側彎特定物理運動療法、支具等。一般20度以內的青少年特發(fā)性脊柱側凸,可予特發(fā)性脊柱側凸運動療法(PSSE),并進行嚴密觀察,每3-6個月檢查1次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角度大于25度的彎曲有發(fā)展(每6個月加重超過5度),則應進行支具治療。對于骨骼未成熟的30度~40度的脊柱側凸,應立即進行支具治療,并堅持PSSE療法。
“個別嚴重的脊柱側彎難以控制的患者,最終可能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。”劉永皚表示,青少年特發(fā)性脊柱側凸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包括:生長期兒童的彎曲不斷加重,青春期的嚴重畸形伴有軀干不對稱,非手術方法不能緩解的疼痛,胸椎前凸,明顯的外觀畸形。但是不管采用何種治療方法,必須密切配合醫(yī)師制定的診療方案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否則脊柱側凸進行性加重,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,影響最終的治療療效。
■初期診療后要把訓練矯正融入日常生活中
“我們科自2018年開展脊柱側彎運動療法以來,受到廣大患者及家長的熱烈歡迎,改變了我市對于輕中度脊柱側彎早期預防干預不足的情況?!眲⒂?span id="80cy0wt" class="wd-error wd-error-wdmTPu6fs6jafyg35zgCgvHQU8IwdxQw" id="wdmTPu6fs6jafyg35zgCgvHQU8IwdxQw" style="">皚表示,通常初期需要5到10次的診療過程,內容包括體查與評估、脊柱側彎專項教育、輔助手法、物理治療以及運動訓練等。通過初期診療的青少年學生,每天必須繼續(xù)進行20-30分鐘的居家專項訓練。并將訓練矯正的動作融入日常生活中,最大程度地增加患者保持矯正姿勢的時間,避免側彎曲線的加重。通過三到六個月的居家訓練,再到脊柱側彎??茝驮\檢查,根據(jù)復查情況,進一步?jīng)Q定是否采取下一階段的治療。
劉永皚表示,在后期,通過運動療法,患者需要了解自身側彎改變,逐步恢復身體本體感覺,逐步根據(jù)自身的情況,甚至在徒手情況下進行自我矯正訓練,從而使矯正時間得到最大化,最終達到恢復本體感覺、避免進展、保留功能,獲得整體平衡的目的。
記者 周映夏 通訊員 黃琳
◆編輯:龍慧◆二審:蘇鵬蘊◆三審:周亞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