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聽障男孩跨過高考關:用堅持和努力書寫青春答卷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6-28 來源:中山+

“戴上助聽器后,我感覺自己和平常人沒有什么不同。”這是來自中山市小欖中學的聽障考生傅敬淇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。6月7日至9日,傅敬淇和中山1.85萬名高三考生一樣,踏上了高考征程。

對普通學生而言,考大學且要十二年寒窗,對聽障學生而言,更可謂“披荊斬棘”。

6月25日,傅敬淇懷著忐忑的心情查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數:總分511分,超過今年廣東高考本科批次普通類(物理)最低分數線69分。這個分數,對于聽障學生來說實屬不易,這背后付出的努力,只有傅敬淇才能體會其中滋味。

聽力障礙成求學“攔路虎”

6月27日下午,記者來到中山市小欖中學,見到傅敬淇。他個頭不高,一副黑框眼鏡,在陌生人面前略顯害羞和靦腆,如果沒留意到塞在耳朵里的助聽器,很難發(fā)現他與正常孩子有什么不同。

傅敬淇(右二)個頭不高,一副黑框眼鏡,他和媽媽(右一)、班主任老師(左一)一起聊天。見習記者 蓋劉寶 攝

“記者姐姐,你好?!痹诤陀浾呓涣鲿r,傅敬淇的發(fā)音不是很清晰,說話略顯吃力?;卮饐栴}時,他的話不多,僅用簡單的話語回答。當聽不清時,他會及時提出疑問,并再次觀察說話者的口型和表情,努力 “聽懂”對方的話語。

時針撥回到2004年。傅敬淇出生于小欖鎮(zhèn)一個普通家庭,自出生到幼兒園期間,他在聽力方面并未表現出異常,只是相對安靜不愛說話。臨近幼兒園畢業(yè),在發(fā)現他無法做到正常表達、無法連貫說出一句話后,父母帶他到醫(yī)院檢查?!坝捎诎l(fā)現得比較晚,后天因素已導致他聽力受損,造成聽力三級殘疾,我時常覺得很對不起孩子?!蹦赣H黎女士說起孩子的病情時,淚水浸濕了眼眶。

在發(fā)現問題后,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聽力障礙,是一家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。為此,父母帶他四處尋找最合適的助聽器,盡可能彌補受損的聽力。另外,為了讓孩子能夠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,在進入普通小學前,父母將他送入小欖博華特殊教育學校,接受了為期一年的康復訓練。從特殊學校出來后,傅敬淇便戴著助聽器,以微弱的聽力,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。

老師總是站在
最近的地方講課

面對增加的學習課程、陌生的環(huán)境和同學,進入普通小學之后,傅敬淇聽力不便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?!爱敃r在溝通交流上出現很大困難,很多時候聽不清別人在說什么,自己也不能清楚表達想說的內容,這種感覺讓我既尷尬又苦惱?!备稻翠空f,所幸在求學道路上得到了許多良師益友的幫助,自己才能夠調整好心態(tài),并探索出獨特的“聽課”方式。

“在特殊學校接受康復訓練時,老師教會了我如何看說話者的嘴唇,觀察他們口型的變化,教會我讀唇語。”傅敬淇說。

在上課時,他會緊緊盯著老師的口型,通過讀老師的唇語,結合聽到的部分內容和課堂板書,判斷老師所講的知識點?!盀榇?,每一堂課我都要提前預習,上課時我必須全神貫注地看著老師的口型,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沒法跟上進度?!备稻翠扛嬖V記者,當遇到不懂的內容時,下課馬上請教老師和同學,或者將課件拷貝回家里復習。高三這一年,在校住宿的他更是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到班學習,夜晚踩著宿舍門禁時間歸寢。

班主任吳冬琴(中)介紹,3年來,傅敬淇憑著頑強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學習,綜合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十。見習記者 蓋劉寶 攝

班主任吳冬琴介紹,3年來,傅敬淇憑著頑強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學習,綜合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班前十,并且化學、物理等理科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,還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物理競賽。

“即使聽力受損,也不能阻礙敬淇的學習熱情,我經常能在辦公室看見他的身影,課間休息時他也積極請教同學?!眳嵌僬f。為了幫助這名有些特殊的學生,照顧他的聽課效率,老師們也想了很多辦法。高中3年里,班主任將他的座位固定在了講臺前的第一排,并安排成績較好、性格開朗的學生與其做同桌。上課時,各科老師們?yōu)榱俗屗辞遄约旱目谛?,也會選擇站在他附近進行課程講解。

在學校和家庭的關愛下,傅敬淇完成了高中3年的學習,在高考中取得全新突破。“我想報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(yè),未來從事自己擅長且喜歡的工作。”談到自己的未來大學生活,傅敬淇充滿了期待?!奥犝f大學里的社團活動很豐富,希望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自己也會更努力與更多人交流,繼續(xù)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?!备稻翠空f。

【統(tǒng)籌】記者 王帆


編輯? 張英? 二審? 王欣琳? 三審? 向才志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被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