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寧療護,如何讓患者走好“最后一程”?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30 來源:中山日報

晨光漫過窗臺,喚醒了貼著紅色“?!弊执凹埖牟》?,走廊里的暖黃色燈光仍然亮著,護士和護工走到患者病床邊,換藥、喂食、聊起家常。這里沒冰冷的儀器轟鳴,沒有刺鼻的消毒水味,只有生命最后的時光,在每一個寧靜的清晨,被妥帖安放。

4月29日,88歲的榮叔在中山海濱醫(yī)院的安寧療護病房正好住了一年五個月。剛來時,身患腎衰竭等疾病的他,插著胃管,意識糊涂。在這里,榮叔不再進行搶救性治療。精神好起來后,他逐漸知道了這意味著什么——生命被宣判倒計時。

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病房內,醫(yī)生正在護理患者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面對死亡這場沒有可參考經(jīng)驗的旅,恐懼、悲傷、痛苦、絕望等情緒無差別地蔓延在每一位患者身上。安寧療護的存在,便是為那些注定無法逆轉的生命,提供身體、心理、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服務,讓他們能舒適、安詳、有尊嚴地得以善終。

這并不意味著加速或者延緩臨終過程,正如現(xiàn)代臨終關懷體系開創(chuàng)者西西里·桑德斯女士所說:“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,但也會盡一切努力,讓你有質量地活到最后一刻。”

2021年起,中山先后出臺了《中山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實施方案》《中山市安寧療護試點工作方案》,積極探索安寧療護服務體系的建設。又是人間四月天,記者走進我市安寧療護試點機構之一,看安寧療護如何陪伴每一個生命走向最后的終點站。

中山日報4月30日版面。

? ?善護??
痛苦之外的句號

?疼痛,往往是疾病終末期患者最大的煎熬。

?國家衛(wèi)健委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(fā)生率可達60%-80%,其中1/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,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。

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病房內,醫(yī)生正在護理患者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?65歲的吳姨便受盡疼痛的折磨。2024年4月,患乳腺癌后,她又得了糖尿病,險些截肢,眼見身體每況愈下,發(fā)展到最后只能臥病在床。腫瘤科室床位有限,無法滿足吳姨這類患者長期住院的需求,女兒梁女士申請了居家辦公,全天候照顧母親。

很快,梁女士崩潰了。“痛,她太痛了。在家里的時候,她痛起來我要車她去醫(yī)院,還要等待醫(yī)生開單,那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?!泵鎸Ρ茸约哼€身形高大的母親,梁女士沒法做到每天好幾次帶她去醫(yī)院打止痛針。止不住的眼淚,成了吳姨對世界全部的傾訴。梁女士怕極了母親的眼淚,一方面,她面對母親的痛苦無能為力,另一方面,她揪心于母親在世上最后的時間竟過得如此悲愴。她沒辦法知道一個痛得連話都說不出的癌癥患者,是否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。

在安寧療護病房,疼痛與癥狀管理成為醫(yī)生的首要任務,嗎啡等三類止痛藥可以根據(jù)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使用。

今年2月,梁女士輾轉聯(lián)系上海濱醫(yī)院,2月20日,吳姨住進了安寧療護病房。每天,吳姨要打數(shù)次止痛。記者見到母女二人時,梁女士正在為母親喂飯。梁女士說,現(xiàn)下母親意識模糊的時間越來越長,但“舒服一點,也是好事”。

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病房內許愿板上的花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一改常規(guī)病房沉悶、單調的特點,安寧療護病房的布置充滿溫度天花板音樂、走廊里的綠植、被精心裝飾的墻壁,以及放有書架、茶臺的親情室,醫(yī)院盡力讓這里釋放生機。?

除了疼痛管理外,患者的傷口潰爛、呼吸困難等癥狀也要處理,甚至細微到洗頭、擦身、喂食、排泄。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區(qū)每一個病房前,都連接著一個pad,這是醫(yī)院自己設置的護理系統(tǒng),護工可以在上面進行工作記錄,家屬也能從手機看到記錄。

?吳姨臥病在家時,令梁女士崩潰的還有給母親胸前的傷口換藥。“有時候我慢半個小時換藥,我媽媽的衣服就會全濕透。冬天會穿好多件衣服,她傷口流出的液體是有惡臭味,而且很黏糊的。我要彎著腰給她換40分鐘,很累,然后還要洗一大堆衣服,有時候床單被套也全都要洗,這樣下來工作量是很大的?!痹诩視r不請護工,是因為梁女士擔心護工的護理操作不熟練,導致母親傷口再度感染。但在安寧療護病房,有專業(yè)的護士提供醫(yī)療照護,梁女士不再焦頭爛額。雖然母親在這里能得到妥善照護,梁女士還是辭掉了工作,每天都往醫(yī)院跑。“在母親生命最后的時間,就想著能多來陪伴她?!?

??善終??
死如秋葉之靜

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天津醫(yī)學院(現(xiàn)天津醫(yī)科大學)成立了臨終關懷研究中心,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安寧療護專門研究機構?。不過,直至2011年,我國才首次將臨終關懷納入護理規(guī)劃和長期醫(yī)療護理服務中。

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病房內,醫(yī)生正在護理患者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自2000年從醫(yī)開始,內科主治醫(yī)師姜紅旗便深知自己的使命是“治病救人”。五年前,剛開始到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區(qū)工作時,他經(jīng)歷了觀念轉變上的掙扎:“我們那個年代是沒有安寧療護概念的,我學醫(yī)就是為了積極救助病人?!逼鸪?,姜紅旗還會建議家屬盡量救治,比如呼吸機支持、胸外按壓、氣管插管等。后來,接觸的病患和家屬越來越多,姜紅旗聽到了他們明確表達的心愿:“我們就是希望老人能平靜地離開,不再做有創(chuàng)的搶救性治療。”姜紅旗意識到,隨著社會的進步,人們對于晚期病患如何生存的觀念也在變化。

“人該平靜地走完一生?!痹诤I醫(yī)院三樓,這位目睹諸多患者離開、發(fā)絲漸染白霜的醫(yī)生目光平和地望向記者,緩緩說出這句話。

善終,是每個人的權利。安寧療護工作者,是生命終點的引路人。死亡無法被阻止,但讓患者在最后的時光,說想說的話,做想做的事,完成心愿,了無遺憾,或許也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。

榮叔自己也沒料到在安寧療護病房會住這么久。拔掉胃管后,慢慢地,他可以自己口吞食物。盡管喪失了下床能力,但他被照顧得干凈整潔。見到榮叔時,他正躺著看電視,話語遲緩卻能正常交流,還告訴護士長說“最近的身體比前段時間更好了”?!八麄兌己荜P照我,尤其要表揚姜醫(yī)生?!辈》坷?,醫(yī)護人員對待榮叔像對待家人一樣,陪他聊天,教他用手機,對他進行心理關懷。在他們的幫助下,榮叔學會了點外賣和網(wǎng)上購物,護士長謝燕宇調侃說每天要幫榮叔拿好幾個快遞?!罢{味品呀、生活用品呀,他都會自己在網(wǎng)上買。他還最愛點三文魚的外賣,還有餛飩、炸串、炒粉?!奔胰藖砜赐麜r,更是他最開心的時刻。如今,榮叔唯一的心愿就是兒女要尊重他自己的意愿,來完成他的身后事。

海濱醫(yī)院安寧療護病房內,醫(yī)生正在護理患者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離開病房時,謝燕宇輕輕掖好榮叔的被角,并摸了摸他的頭。2015年,從事護理臨床工作近十年的謝燕宇來到安寧療護病房工作,她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要做的工作更多了?!拔覀儾皇谴蜥槹l(fā)藥做治療就行了,比如老人拔掉胃管后,能吃什么東西、東西的黏稠度是多少,都需要我們慢慢學習,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,在這里沒有統(tǒng)一的模板,有些護工的工作我們護士也要學會做?!北粏柤霸趺传@取患者的信任,從而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,謝燕宇的答案是“多讓患者見見我們,多聊天,要熟起來?!?/p>

老人想曬太陽,就推他們出去走走;老人想見家人,就幫他們發(fā)信息給家屬約上視頻時間。謝燕宇覺得,護士的角色似乎被賦予了更多責任?!拔覀兏瘛畫寢尅粌H照顧他們的身體,也照顧他們的心理。人生是一個循環(huán),嬰兒時期在媽媽的照料下成長,落幕之時也需要同樣細致的呵護,我們便代替母親的角色來陪伴他們?!?/p>

2017年,國家衛(wèi)生計生委印發(fā)了《安寧療護實踐指南(試行)》,明確提出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,要求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反應,鼓勵患者和家屬參與,尊重患者的意愿做出決策,讓其保持樂觀順應的態(tài)度度過生命終期,從而舒適、安詳、有尊嚴離世。

嚴清學習的筆記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不過,僅靠醫(yī)護人員,難以完成心理支持與人文關懷支撐,專業(yè)的心理咨詢師、社工和志愿者都是安寧療護體系的重要組成。2012年,清發(fā)起了中山“關愛女人心癌友互助會”,她本身也是一名乳腺癌康復者,和病友及康復者們建立了“粉紅姐妹微信群”,成立了一支探訪隊,至今,義工還在探訪病人。嚴清送走過一些病友,她至今還記得一位在家中安然逝去的病友,生前自己選擇了彩色的遺照、傳統(tǒng)的壽衣,并叮囑女兒將照片燒掉,下次種樹時直接種在地下?!拔覀儼矊幆熥o的人文關懷部分還需要加強,可以對醫(yī)護人員進行這方面的專業(yè)培訓。臺灣的安寧療護體系相對比較完善,他們有專門的臨終關懷師和專業(yè)的社工?!碑吘梗∪巳裟苌平K,家屬才能善別。?

??善別??
生死兩相安

“醫(yī)院把她照顧得這么好,洗頭、翻身、換衣服,每天都弄得舒舒服服,我真的很感動?!北M管很放心醫(yī)院對妻子的照護,但李叔每天雷打不動地往醫(yī)院跑,帶上自己煲的湯,在妻子耳畔說話。

對家屬而言,安寧療護不僅是照護患者的地方,也是他們學習告別的課堂。2024年5月,玲姨的病來得猝不及防。原本老兩口在韶關休養(yǎng),計劃著6月去昆明避暑,滿心期待地收拾行李期間,75歲的玲姨倒下了。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感染、冠狀動脈性心臟病、心律失常、認知障礙等癥狀同時在她身上出現(xiàn),僅一個月的時間,她已經(jīng)無法說話和行動。去年8月,眼見著妻子一口食物都咽不下,李叔心急如焚。在兒子的聯(lián)系下,玲姨從韶關被送到海濱醫(yī)院。

病人正在自己進食。記者 羅楊鴻 攝

1971年結婚至今,兩口子相伴了大半輩子?!敖邮懿涣耍焯炝餮蹨I咯。本來兩個人好好的,現(xiàn)在少了一個,你說難過不難過?”玲姨已無法說話,但尚存聽力,在醫(yī)院,李叔常在她耳邊輕輕念叨:“玲,是我,你好好休息,我沒事,放心吧,兒子女兒也都很好,不用擔心?!崩钍褰忉屨f,當媽就是擔心的事情太多了,沒辦法放下家人,所以每次來醫(yī)院都要寬慰她。

“我太太很喜歡旅游的,為了去玩可以做一個月攻略,地球她都走了2/3了?!?/p>

“我之前跟護士長說,看到她這個樣子,我情愿我死掉,我都不想活了,活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?!崩钍逍α?,眼眶卻泛了紅。

“阿叔你不要這樣子哦,為了照顧好太太也要把自己的身體搞好呀?!弊o士安慰李叔。每一次來,醫(yī)護人員都會和李叔聊聊天,對他進行心理輔導?!八辽贈]有遺憾了,我也在嘗試慢慢接受。”

中山市人民醫(yī)院腫瘤分院,醫(yī)護人員借助安心卡為終期患者打開死亡教育的話題,卡片上有寫各種心愿,比如“我想談談我這一生”“我希望親友多陪陪我”“我希望家人知道我的遺囑在哪里”。一張張小小的卡片,正是親人間溝通的橋梁,讓患者在挑選、交流心愿的過程中,去規(guī)劃、去不留遺憾地告別,從而讓生死兩相安。

姜紅旗就見過一位女兒的掙扎。父親之前就與家人溝通過,說如果自己晚年出現(xiàn)臥床不起的情況,要讓他平靜地離開,不然,他也會自己吃安眠藥離去。后來他突患腦梗塞,意識喪失,插著胃管臥床不起。女兒深陷心理掙扎。她不可能喂父親吃安眠藥,也做不到違背父親的意愿去搶救他,好在安寧療護病房,給了她最后的選擇?!吧鐣ι赖挠懻撝M莫如深,其實人在清醒的時候預立遺囑很重要,這樣能排除家屬的心理壓力,也能讓自己合情合理合法地平靜離開?!苯t旗說道。

致力于推廣“臨終關懷志愿服務”的慧心社工負責人潘虹廷,在做志愿服務期間見過了太多生離死別。幫助12歲患腦癌的小女孩紓解痛苦、傾聽痛失獨子的母親的哭訴、讓不到50歲的男性癌癥患者解開心結……她常說人生就是拼圖拼成的畫卷,這幅畫卷會在最后一刻留給自己和親人。畫卷的故事,并不會隨著人的離開被遺忘,相反,故事會被延續(xù),會以另一種方式跟親人的生命鏈接。

“我們的愛有所鏈接的時候,自己未來的人生也會少一些帶著遺憾的痛苦?!彼?,潘虹廷會特別留心病人的回憶和心愿,并轉達給家人,讓家人對這幅拼圖的記憶更多一絲彩色。“哪怕這個人的生命只剩一天,甚至只剩一個小時,我們都希望他不會只是被死亡的恐懼或痛苦抓住,而是有不一樣的方式去過這一個小時的生命。他走了之后,他的家人也可以在他的拼圖里發(fā)展出更多的故事。”

【統(tǒng)籌】徐鈞鉆?

編輯 陳雪琴 二審黃廉捷? 三審 蘇小紅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(wǎng)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(wǎng)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(jīng)被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(wǎng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(wǎng)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(wǎng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(wǎng)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(wǎng)”,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 如本網(wǎng)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(wǎng)聯(lián)系。
聯(lián)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